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(外設部件互連標準)的縮寫,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zui為廣泛的接口,幾乎所有的 主板產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。PCI插槽也是主板帶有zui多數量的插槽類型,在目前流行的 臺式機主板上,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~6個PCI插槽,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~3個PCI插槽,可見其應用的廣泛性。
PCI總線特點
PCI即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,中文意思是“外圍器件互聯”,是由PCISIG (PCI Special Interest Group)推出的一種局部并行總線標準。PCI總線是由ISA(Industy Standard Architecture)總線發展而來的,ISA并行總線有8位和16位兩種模式,時鐘頻率為8MHz,工作頻率為33MHz/66MHz。是一種同步的du立于處理器的32位或64位局部總線。從結構上看,PCI是在CPU的供應商和原來的系統總線之間插入的一級總線,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,并實現上下之間的接口以協調數據的傳送。從1992年創立規范到如今,PCI總線已成為了計算機的一種標準總線。已成為局部總線的新標準,廣泛用于當前高dang微機、工作站,以及便攜式微機。主要用于連接顯示卡、網卡、聲卡。PCI總線是32位同步復用總線。其地址和數據線引腳是AD31~AD0。PCI的工作頻率為33MHz
PCI總線結構
PCI總線是一種樹型結構,并且du立于CPU總線,可以和CPU總線并行操作。PCI總線上可以掛接PCI設備和PCI橋片,PCI總線上只允許有一個PCI主設備,其他的均為PCI 從設備,而且讀寫操作只能在主從設備之間進行,從設備之間的數據交換需要通過主設備中轉。
在處理器系統中,含有PCI總線和PCI總線樹這兩個概念。這兩個概念并不相同,在一顆PCI總線樹中可能具有多條PCI總線,而具有血緣關系的PCI總線組成一顆PCI總線樹。PCI總線由HOST主橋或者PCI橋管理,用來連接各類設備,如聲卡、網卡和IDE接口卡等。在一個處理器系統中,可以通過PCI橋擴展PCI總線,并形成具有血緣關系的多級PCI總線,從而形成PCI總線樹型結構。在處理器系統中有幾個HOST主橋,就有幾顆這樣的PCI總線樹,而每一顆PCI總線樹都與一個PCI總線域對應。
與HOST主橋直接連接的PCI總線通常被命名為PCI總線0??紤]到在一個處理器系統中可能有多個主橋。
PCI總線取代了早先的ISA總線。當然與在PCI總線后面出現專門用于顯卡的AGP總線,與現在的PCI Express總線相比,功能沒有那么強大,但是PCI能從1992用到現在,說明他有許多優點,比如即插即用(Plug and Play)、中斷共享等。在這里我們對PCI總線做一個深入的介紹。
從數據寬度上看,PCI總線有32bit、64bit之分;從總線速度上分,有33MHz、66MHz兩種。目前流行的是32bit @ 33MHz,而64bit系統正在普及中。改良的PCI系統,PCI-X,zui高可以達到64bit @ 133MHz,這樣就可以得到chao過1GB/s的數據傳輸概率。如果沒有特殊說明,以下的討論以32bit @ 33MHz為例。
不同于ISA總線,PCI總線的地址總線與數據總線是分時復用的。這樣做的好處是,一方面可以節省接插件的管腳數,另一方面便于實現突發數據傳輸。在做數據傳輸時,由一個PCI設備做發起者(主控,Initiator或Master),而另一個PCI設備做目標(從設備,Target或Slave)??偩€上的所有時序的產生與控制,都由Master來發起。PCI總線在同一時刻只能供一對設備完成傳輸,這就要求有一個仲裁機構(Arbiter),來決定在誰有權力拿到總線的主控權。
當PCI總線進行操作時,發起者(Master)先置REQ#,當得到仲裁器(Arbiter)的許可時(GNT#),會將FRAME#置低,并在AD總線上放置Slave地址,同時C/BE#放置命令信號,說明接下來的傳輸類型。所有PCI總線上設備都需對此地址譯碼,被選中的設備要置DEVSEL#以聲明自己被選中。然后當IRDY#與TRDY#都置低時,可以傳輸數據。當Master數據傳輸結束前,將FRAME#置高以標明只剩zui后一組數據要傳輸,并在傳完數據后放開IRDY#以釋放總線控制權。
這里我們可以看出,PCI總線的傳輸是很高效的,發出一組地址后,理想狀態下可以連續發數據,峰值速率為132MB/s。實際上,目前流行的33M@32bit北橋芯片一般可以做到100MB/s的連續傳輸。
PCI總線特點
- 傳輸速率高zui大數據傳輸率為132MB/s,當數據寬度升級到64位,數據傳輸率可達264MB/s。這是其他總線難以比擬的。它大大緩解了數據I/O瓶頸,使高性能CPU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,適應高速設備數據傳輸的需要。
- 多總線共存采用PCI總線可在一個系統中讓多種總線共存,容納不同速度的設備一起工作。通過HOST-PCI橋接組件芯片,使CPU總線和PCI總線橋接;通過PCI-ISA/EISA橋接組件芯片,將PCI總線與ISA/EISA總線橋接,構成一個分層次的多總線系統。高速設備從ISA/EISA總線卸下來,移到PCI總線上,低速設備仍可掛在ISA/EISA總線上,繼承原有資源,擴大了系統的兼容性。
- du立于CPU PCI總線不依附于某一具體處理器,即PCI總線支持多種處理器及將來發展的新處理器,在geng改處理器品種時,geng換相應的橋接組件即可。
- 自動識別與配置外設 用戶使用方便。
- 并行操作能力。
PCI總線的主要性能
- 總線時鐘頻率33.3MHz/66.6MHz。
- 總線寬度32位/64位。
- zui大數據傳輸率132MB/s(264MB/s)。
- 支持64位尋址。
- 適應5V和3.3V電源環境。
即插即用的實現
所謂即插即用,是指當板卡插入系統時,系統會自動對板卡所需資源進行分配,如基地址、中斷號等,并自動尋找相應的驅動程序。而不象舊的ISA板卡,需要進行復雜的手動配置。實際的實現遠比說起來要復雜。在PCI板卡中,有一組寄存器,叫"配置空間"(Configuration Space),用來存放基地址與內存地址,以及中斷等信息。 以內存地址為例。當上電時,板卡從ROM里讀取固定的值放到寄存器中,對應內存的地方放置的是需要分配的內存字節數等信息。操作系統要跟據這個信息分配內存,并在分配成功后把相應的寄存器中填入內存的起始地址。這樣就不必手工設置開關來分配內存或基地址了。對于中斷的分配也與此類似。
中斷共享的實現
ISA卡的一個重要局限在于中斷是du占的,而我們知道計算機的中斷號只you16個,系統又用掉了一些,這樣當有多塊ISA卡要用中斷時就會有問題了。PCI總線的中斷共享由硬件與軟件兩部分組成。 硬件上,采用電平觸發的辦法:中斷信號在系統一側用電阻接高,而要產生中斷的板卡上利用三極管的集電極將信號拉低。這樣不管有幾塊板產生中斷,中斷信號都是低;而只you當所有板卡的中斷都得到處理后,中斷信號才會恢復高電平。
軟件上,采用中斷鏈的方法:假設系統啟動時,發現板卡A用了中斷7,就會將中斷7對應的內存區指向A卡對應的中斷服務程序入口ISR_A;然后系統發現板卡B也用中斷7,這時就會將中斷7對應的內存區指向ISR_B,同時將ISR_B的結束指向ISR_A。以此類推,就會形成一個中斷鏈。而當有中斷發生時,系統跳轉到中斷7對應的內存,也就是ISR_B。ISR_B就要檢查是不是B卡的中斷,如果是,要處理,并將板卡akna上的拉低電路放開;如果不是,則呼叫ISR_A。這樣就完成了中斷的共享。
通過以上討論,我們不難看出,PCI總線有著極大的的優勢。而近年來的市場情況也證實了這一點。
北京興華恒成是一個專ye生產制造加固計算機的生產廠家,公司是加固計算機解決方案商,機器接口可定制可geng改,歡迎電話咨詢!